close

內建的圖片請參考網易原址

 

 中國古老的《黃帝內經》以為: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網絡髒 腑肢節,溝通人體內外環境的通路,其功能在於:行血氣、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因臟腑通過經脈、絡脈、皮部和體表建立了聯繫,所以臟腑的功能活動和氣血 盛衰,可以從皮部反映出來。這也是《黃帝內經》所說的「有諸內,必形諸外」的意思。在診斷上就可以從人體外表的變化表現出來如:面色、舌象、體表的寒熱等 測知內在臟腑的功能狀況。

    臉上的紋是可以看病的,額上、眉間、唇邊的皺紋變化、與內臟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把面紋、掌紋結合起來觀察,可以進一步提高診病的準確性。

    腳掌上的皮膚特點和手掌上是一樣的,所以觀察腳掌上的紋也可以看病,只是腳上的神經系統沒有手上豐富和反應靈敏。腳掌的微循環也沒有手掌豐富,而且皮膚也比手掌上的粗糙,觀察起來極不方便,但在足底按摩治療運用足穴壓痛法診病的還是很多的。

    手掌是末梢神經的集中區;手的神經反應直接傳到大 腦,大腦的指令也可以直接迅速的傳達到手上。手與腦之間有精密的協調功能,手的活動直接調動著腦的思維反應。手掌皮膚的敏感度較高,它對冷熱軟硬,乾濕澀 滑的感覺比任何部位都細微,這種豐富的末梢神經活動對掌紋的生成變化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微循環暢通,皮膚得到充分的濡養,掌紋就會顯示出協調均勻的 色澤。如果微循環受阻局部濡養失調,掌面就會萎縮,局部就會塌陷。當細胞分解和代謝受到影響,手部就會出現局部的隆起和塌陷,掌紋就會生長和消退。當微循 環中二氧化碳過高時,多餘的脂肪顆粒就會被送到手掌上堆積成丘,而這時人們往往也沒感覺到血脂高的症狀。因此手部掌色、掌丘、掌紋的變化是與神經傳導功 能,血液循環情況,人體微循環情況有著密切的關係。人手上共有374個穴位,其中經穴64個,手穴感應點74個,新針手穴42個,經外奇穴194個,手部 集中著大量的人體信息,是我們由表識裡判斷健康的重要窗口。

    不僅掌紋和疾病有關,手的形態,手的色澤,手指與手掌的比例,掌丘的豐滿程度均於疾病有關。因此。手掌珍病從五個方面談起,採取和互相結合,互相認證的方式。把面診,舌診,耳診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診病的準確性。



 

 

 

   

               

    第一部分 掌形與疾病

    手的形態,大小,軟硬均反應於人的臟腑血流狀況,功能運行狀況有關。

    1.細長型掌面 指的是掌面長度大於寬度的掌型,屬內外相間的性格,多見於十****歲的未成人和白領族,是善於思考型體質的一個特殊群體,易得失眠,健忘,神經衰弱類疾病。

    2.方型掌面 指的是掌面長度和寬度基本相同或者不超過1:0.8的比例,這類人性格內向,經營能力強,35歲以後易得心腦血管疾病。

    3.橫短型掌面 指的是掌面寬度大於長度,屬外向性格,愛打抱不平,易得消化系統和肝膽疾病,掌面小指外緣突出者尤其明顯。手的大小應與身高成正比,手的胖瘦應與體重成正比,若不成比例則是體內出現症狀的象徵。

    4.手小 手小心臟就會相對小,常會有心悸的感覺。 同時伴有血壓偏低,血糖偏低易患頭痛,經常感受到疲乏,女性還會痛經或月經不調,手小的人應該加強體育鍛煉補充膠原蛋白,使心跳有力,手便會逐漸變大起來 的。手小是因為缺鈣造成的,因當補充膠原蛋白;每天步行1300步從而使心跳有力,手便會慢慢的大起來。

    5.手大 手大是骨質疏鬆的表現,小孩子的手與身軀發育相比顯得很大要抓緊補鈣,手指節長得快,提示體內的鈣出現分佈失調,手大往往易患心血管疾病。

    6.手胖 手胖預示脂肪堆積,大魚際擠壓看會不會有深深的凹邊區陷且遲遲不消失,心肌有缺血現象微循環就不好,若掌色發紅,就要趕快查查血壓,防止中風。腎病以及功能失調造成的浮腫也會導致手胖。

    7.手瘦 胃腸功能弱,性格弱,易患神經衰弱。

    8.手軟 指骨骼軟得可向掌背彎曲,不僅表明脾胃虛弱,同時還伴有胃腸神經衰弱,性格上優柔寡斷,多思多慮,容易因心理暗示而引起情緒的變化,進而影響到消化系統功能,通過使用B族和鈣及充足的蛋白質對消化系統進行調整,使體質強壯起來手也隨之堅實、堅硬起來。

    9.手很硬 手硬指的是骨骼僵硬,分四種情況:

    A 類風濕關節炎,發生晨僵和變形時易導致手硬。

    B 肝病到了晚期,隨著病情的加重,掌色越變越黃暗,手也會漸漸變硬,這時通過手的軟硬就可以鑒別病情的輕重了。

    C 腎病綜合症的病人,因反覆水腫的壓迫,也會變硬得硬起來。

    D 一般人沒有原因的手硬:

      健康老人手硬——補腎壯骨(膠原蛋白+Ve)

      小孩子手硬——補脾骨(多寶片+兒童鈣鎂片+兒童鐵質片)

      女人手硬——活血化淤(鐵片+魚油+Vc+Vb)

      男人手硬——清肝火(Vc+Vb+蛋白)

    10.手發亮 預示三個月後腰腿關節痛,屬於中醫辯證施治方法比西醫效果好。[補充膠原蛋白+理療法]

    第二部分 掌色與疾病

    人的疾病有很多種,隨著生存環境的改變,工業技術的 發達,氣候因素的改變出現了許多的現代疾病,這就要求我們在手掌診病過程中要全方位觀察、分析、區別徵象。比如急性病與慢性病的區別,肝膽病與腸胃病的區 別;當急性病發作時,因掌紋還未生成,應以觀察掌色為主。慢性病應以觀察掌紋為主,而慢性病急性發作時,掌色就很重要了,掌色不僅要看滿手的色澤而且要觀 察病理紋的色,觀察線上的色,觀察內臟反映區的色。掌色的變化反映人體臟腑的血液循環和氣流運行狀況,健康人的掌色應為淡紅色,用手按壓褪色後很快恢復, 表明血循環正常。如果不能迅速恢復,就要考慮貧血傾向。

掌色診病大體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 內熱掌

    掌面紅白相間,為內分泌失調,主要症狀為口苦、口乾、晨起口有異味,偶爾胸悶氣短。(與腎陽虛有關,脾胃不合)

    二、 氣滯掌

    掌面呈現紅色,呼吸系統病症居多,易感冒、咳嗽有白色痰液失眠怕冷。這種人應當補充VE+膠原蛋白+胡蘿蔔素。

    集中在食指指腹部和大小魚際邊緣,應注意檢查血糖和 尿糖,假如掌色從淡紅漸漸向鮮紅色發展,注意觀察血壓變化,特別是脈壓差,健康人的脈壓就該是40,高於或不是這個數值都屬於血壓不正常。這種變化和動脈 硬化有關這種掌色常見於輸血後,大病初癒後;練氣功的人,更年期群體。

    三、血瘀掌 肝氣鬱結[易得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

    紫紅色掌:(黑、暗)應考慮嚴重的心臟病,如冠心 病、肺心病、哮喘病,應抓緊通過化瘀活血的方法改善掌色,當體內炎症得不到控制向敗血病發展時,掌色也會出現因微循環瘀血引起的紫紅色,這時可是危險信 號,大意不得!這種掌色常伴有手發涼中指象蒜頭,若中指扁平、方型,掌紅但手心發白可考慮糖尿病的徵象。

    四、寒症痛症掌:多見於大魚際中部發青,[男性表現為急性腹痛腹瀉、女性青春期月經不調痛經等]下部發青,關節炎和類風濕病。

    五、肝病掌:[愛吸煙者表現為指甲麻黃、平黃等15天後必得急病]手心發黃,全掌黃,黃中帶紅,肝膽病症,臉黃白眼球黃,急性黃膽性肝炎。

    六、免疫力低下掌: 掌面紅黃青相雜色,健康狀況差,肝脾免疫功能差,往往有嚴重的慢性病,常常伴有腫瘤、疼痛、發熱、臟器瘀血腫大,骨痛抽筋情緒波動等;女性還會有月經不 調,小孩子會有夜啼、哭鬧、消疲、厭食、消化不良、發育遲緩等症狀;老年人出現這種掌色提示慢性或痛性疾病伴有炎症發作,應該引起重視要預防慢性病向癌症 轉化,吸煙成癮的人在食指上會出現黃褐色,若黃褐色發暗、發黑、遍佈掌面,表示腎衰、惡性腫瘤疑難雜症,血管瘤等。

    七、宿便掌[右 掌心有青筋的回盲瓣部有宿便,便後會頭疼和腹脹;左掌心有青筋的橫截腸部有宿便、結腸癌、血脂等問題]掌面血管怒脹,大魚際處明顯,頑固性便秘直接影響心 肝病患者,造成動脈硬化肝硬化、肝孵水、臉部三角區額頭有痘痘者嚴重便秘;精神壓力過大內分泌失調、失眠,手掌上表盤出現在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疾病。

    1、手腕部出現青筋:為腹部寒凝的徵兆,男性會有性功能減退,不育症,腎虛女性多為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症等,小孩子多提示脾腎虛寒發育不良。(補鐵和維)

    2、大魚際出現青筋:多提示感冒發熱,病癒後這種青筋可以褪去。若常年不褪提示心臟功能有損害。

    3、食指根部有青筋經常頭痛。

    4、右手掌有青筋,盲腸有糞便停滯,右手指根部青筋,結腸部有糞便停滯。左手掌青筋,乙狀結腸有糞便停滯。左手指根部青筋,降結腸有糞便停滯。

    八、貧血掌

    太過蒼白的手,表示患有貧血症,失血症,屬於中醫的虛寒症,氣血虧損症的範圍,蒼白的掌色還要防止雷若氏終和症。

手很白而且搓一搓不能變紅的,需要靠藥物加營養品調理,改善微循環手的顏色改變了,表示全身的體質在改變,如果只是手掌的某個局部發白,那就要根據手掌臟器對應圖來判斷原因了。

    1、大拇指根部出現蒼白區,表示經常頭痛,屬於血管性頭痛應採取改善腦血管供血的藥物治療。

    2、手掌的大魚際部位出現蒼白區,提示慢性消化不良,長期的蒼白區是經常腹痛或痛經引起的。

    3、手掌的小魚際部位出現蒼白區,最常見的是月經不調,閉經子宮功能性出血,更年期綜合症引起的。

    4、十個手指根部出現蒼白區,提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炎症引起的疼痛很久了。

     第三部分 手指的形態與疾病

    不僅掌紋和疾病有關,手的形態手指與手掌的比例同樣與疾病有關。手指為人體的遠端,也是血液回流的起點之一。中醫自古認為五指能反映五臟六腑的盛衰。

    一、拇指與疾病[反應冠狀動脈硬化的前兆]

    拇指與先天腦發育有關,可體現意志力一般以長而健壯為佳。

    1、拇指腫脹如鼓槌狀多易患先天性心臟病或支氣管擴張等胸部疾病。

    2、拇指節較短,過於堅硬不易彎曲,大多見於高血壓,頭痛;心臟病及中風患者。

    3、拇指過於薄弱再有彎曲現象,易出現神經衰弱,頭痛失眠納差等症狀。

    4、拇指第二節散亂多紋,指節紋散亂不清,易患頭部疾病。

    5、拇指第一節較短過於堅硬,不易彎曲易患中風、頭痛及心臟疾病。

心理學家發現:拇指過於粗壯,則脾氣暴躁,拇指過於薄弱則柔弱膽小。

    二、食指與疾病[反映肝症狀]

    一般以指節柔軟富於彈性,圓長健壯為佳,指節的長度以第一節最長,二三節依次遞減。食指偏曲指間有漏縫蒼白瘦弱,容易勞累,萎靡不振,提示肝臟機能較差,易患消化系統疾病;

    第一節兩側露有青筋,提示肝臟排毒不暢;第二節可提示肝臟表面變化;指肚部位可提示雙目視力狀況。

    三、中指與疾病[反映心臟症狀]

    中指一般以圓長健壯為佳,指型直而不偏曲,大多心臟機能好,元氣旺盛,精神飽滿而少病。

    1、中指蒼折細弱,提示心臟機能較差,造血功能欠佳。

    2、中指偏曲,指間漏縫提示循環系統功能較差,還會影響腸道功能。

    3、中指的三個指節不對稱,第二節特別長,提示鈣質吸收功能較差,易患骨骼、牙齒方面的疾病。(中指突出的膽固醇高)

    四、無名指與疾病

    無名指又稱「藥指」以圓秀為佳,指型直不曲,指節圓潤有力,指節紋清爽為佳。無名指與人的整體健康狀況有關,大多提示腎臟和生殖系統功能的強弱。

    1、無名指太長,易因生活不規律而影響身體健康。

    2、無名指太短,多提示元氣太虛精神不振。

    3、無名指的第一節與性功能強弱有關,過於粗壯易內分泌失調,性功能亢進。

    4、無名指的第二節,與人的筋骨強弱有關,第二節過長,指節紋散佈亂而蒼白、瘦弱提示鈣質代謝功能較差,骨骼和牙齒會較脆弱。

    5、無名指彎曲指節漏縫,提示泌尿系統功能較弱,同時又容易出現神經衰弱、頭痛、失眠等症狀。

    6、無名指第二節邊緣出現褶紋,稱「病約紋」[表示腎臟曾經受到過多藥物傷害或因換膚而引起的]。

    五、小指與疾病[主要反映性功能方面]

    小指以指節長短相稱,直而不偏曲為佳,與生育機能的強弱有關,主要反映消化系統功能。

    1、小指短小,提示生育機能弱,腎氣不足易患難與共頭暈、耳鳴、腰酸腿痛等病,女性多為子宮小或月經不調,男性多為性功能較弱。

    2、小指蒼白細小且瘦弱易患腸道疾病,引起吸收不良或排便不暢。

    3、小指過度彎曲,女性多見卵巢功能差,易患不孕症,男性多見性功能障礙,易患陽痿、早洩等。

 

 

人體五個部位的秘密,常按摩好處多

 

特區一:腹臍

腹臍養生關鍵詞: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

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

  揉腹還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保健方法:兩手重疊,按於肚臍,適度用力,同時保持呼吸自然,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

  對於平日缺乏鍛煉的人群,建議養成在閒暇時間或散步的時候雙手掌交替拍打(頻率為每秒鐘一次)

中下腹部20分鐘,有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

 

特區二:耳部

  養生關鍵詞:預防耳部凍瘡,幫助養腎。

  中醫講腎開竅於耳,經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凍瘡,並能起到健腎壯腰、養生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

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

  手摩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提拉耳尖。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此

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等功效。

 

特區三:前胸

  養生關鍵詞:增強心肺功能。

  一個人免疫功能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胸腺素濃度的高低,對胸腺予以調理刺激,可以抗病

防癌、強身延年。

  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來回擦摸50次;換左手用同

樣方法摩擦50次。然後,再用手掌跟對著胸部中間上下來回摩擦50次;還可用兩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後背,

每次拍100餘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於活躍狀態,增強心肺功能。

 

特區四:背部

  養生關鍵詞: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經常對背部經絡和肌肉進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經絡,安心安神,幫助預防感冒,

另外,搓擦背部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保健方法: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錘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頸部);或採取背部按摩理療如

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特區五:脊柱

  養生關鍵詞:促進消化,預防脊柱常見病。

  現在約有70%的人因平時缺乏對脊柱特區的正確保健而使之產生了病變。脊柱特區有四個生理彎曲,

最易發生病變的有頸部(頸椎病)和腰部彎曲(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

  保健方法:兒童厭食、偏食可以沿脊柱兩側夾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對脊柱進行按摩理療、刮痧、拔火罐、輕輕拍打。

  在脊柱特區進行針刺、中醫蜂療及艾灸,對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經疼痛及強直性脊柱炎有治療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star007 的頭像
    Estar007

    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

    Estar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