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科技史走近中醫:對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講義

 

大綱:

1前言

2健康的本質

3疾病的產生

4生命的基本物質

5人體精氣的倉庫

6情志與疾病

7飲食的通道

8內生五邪

9痰飲和瘀血

10  察顏觀色話望診

11  聞:聽聲與嗅味(略)

12  問中有玄機

13  神奇的脈診

14  疾病的虛實

15  湯頭揭秘

 

1前言

(1) 中醫不是使用中藥的醫生,是以中醫理論施治辨證的醫生才可稱為中醫,

走出信任危家與玄壇,中醫自立不能靠國家,要靠自己。

(2) 中醫是從人體的整體平衡來思考,與西醫分科檢驗及對病的定義、內涵都不相同。

▲TOP

2健康的本質

(1) 《內經》:「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

天地陰陽者,不可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2) 五形相生:自然界每種元素都有特性

a. 木:具有上升、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都可歸屬到「木」。

b.火:溫熱、升騰、活動、上升作用或性質,可歸屬到「火」。

c. 土:承載、受納、孕育、生化作用或性質,可歸屬到「木」。

d.金:清潔、肅降、收斂作用或性質,可歸屬「金」。

e. 水:寒涼、滋潤、向下運行作用或性質,可歸屬「水」。

▲TOP

(3) 中醫五形對應五臟:

a.  木:「肝」具有條暢清志、疏泄氣機的作用,與木相似,故屬木。

b. 火:「心」具有推動血液運行的作用,故屬火。

c. 土:「脾」具有運化飲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體各組織器官營養的來源,

與土特性相似,故屬火。

d. 金:「肺」具有呼吸、交換物質及沉降氣機的作用,與金特性相似,故屬金。

e. 水:「腎」具有排泄小便,調解人體水分平衡的作用,與水特性相似,故屬水。

▲TOP

(4) 中醫五臟並不是西醫定義的五個臟器,如中醫的肝包含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等功能。

心包含部分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等功能。肺還包含淋巴系統。腎包含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

而中醫的「心」還包含受到衝擊的心理狀態,而不是單指心臟。

 

(5) 五行相生:

a.  木生火(肝生心):鑽木可以取火

b. 火生土(心生脾):燃燒後化為塵土

c. 土生金(脾生肺):地下的礦藏

d. 金生水(肺生腎):金屬融化為液狀

e. 水生木(腎生肝):樹木離不開水的滋養

f.  中醫以母子相稱相生關係,如脾生肺,脾是母,肺是子,「虛子補其母,實(亢進)則瀉其子。」

g.《奇匯症》:一兒初生無皮,俱是赤肉,乃因母自懷胎十月,樓居不得地氣之故。

取兒安泥臥地一宿,皮即長。

▲TOP

(6) 五形相剋

a.  木剋土(肝克脾):木能吸取土中養分

b. 土剋水(脾克腎):水來土掩

c. 水剋火(腎剋心):水能滅火

d. 火剋金(心剋肺):火能熔金

e. 金剋木(肺克肝):刀斧伐木

f.  相剋處於平衡狀態,過與不及都須調整,如果該被制約的反過來制約,中醫學上稱為「反侮」。

平衡遭到破壞,人體就會出現各種疾病。

▲TOP

3疾病的產生

(1) 西醫必須檢驗指標異常,才能定義為「病」,中醫則否。

骨質增生是因為X光片上局部軟骨組織鈣化所致,西醫無法定義為病,

但卻會造成人體頸腰背痛,而且發生在活動過度、勞累與受涼之後,

產生無菌性的炎症,依西醫方法要手術,但無法治癒,

可見不能以檢驗做為疾病診斷的唯一依據。

(2) 中醫認為病是氣所引起,「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又可分為暫時性正虛(如受寒引起感冒)與累積性正虛(營養不良、過度勞累及過度的消耗),

而中醫要思辨的是選擇「袪邪」(邪盛)或是「補氣」(正虛),

關係到「開門揖盜」或是「閉門留寇」,選擇不同,結果差異很大。

▲TOP

(3) 西醫造成人體的「農藥殘留」現象,中醫對感冒講風、寒、熱,西醫講細菌、病毒與感染,中醫對疾病超越微觀的水平,稱為「外邪致病」。外邪可分為六氣(或稱六淫,淫為過量之意),主要為人體在與自然長期相處中適應了四季的更替規律:

a. 風邪:春季主氣,百病之長,多影響肌表與上半身,如腰酸背痛,視情況給予去風寒或去風熱的治療。

b.寒邪:冬季主氣,「寒主收引」和「寒性凝滯」,於肌表一身盡痛,於關節為關節劇痛,血液循環變慢,新陳代謝抑制,器官缺血造成功能障礙。

c. 暑邪:夏季主氣,發於調節力較弱的老人與兒童,一是汗腺閉塞,一為汗出過多,脈象宏大或脈數無力。加上人多貪涼喜冷,多食冷飲,出汗馬上吹空調等,古人稱為「陰暑」,有別於「中暑」。

d.濕邪:長夏(梅雨季節)主氣,尤多見於江南,淋水涉雨、久居潮濕之地,冒受霧露等均為病。患部會沉重疼痛,四肢酸重乏力,病程長,易反覆,纏綿難癒。中醫的方法是「袪濕」,讓體內乾燥,黴菌、真菌無法生長,曾治癒一位西醫抗生素無法治好的非淋性尿道炎的患者。

e. 燥邪:秋的主氣,秋冬之交稱為「涼燥」,初秋則為「溫燥」,損傷人體津液,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

f.  火邪:又稱熱邪,熱為火之漸,火為熱之急,都是器官功能過於亢進,臨床有「發熱惡寒」及「只熱不寒」兩種,前者體溫升高,但患者又怕冷,多數感染性疾病的初期階段類此。後者體溫升高卻無怕冷,往往是人體產熱過多的結果,或感染性疾病的中後期。

▲TOP

4生命的基本物質

(1) 虛不受補可能是藥不對症,西醫透過糖、蛋白質、脂肪認識人體,

而中醫走的是另一條路,人的孕育有溫暖的部分,稱為「元陽」;

有滋養限制的部分,稱為「元陰」。

中醫的解釋是「氣」(我們常稱生氣、沒力氣或斷氣),

氣看不見,但是一種物質,有運動性及效能,對人體運作有推動作用。

氣可使器官固定在某一位置,保持細胞活力聯繫緊密,對液態物質的包裹和控制能力就強。

a. 氣滯:氣的運作不暢,造成脹痛。

b.氣鬱:消化減弱,胃口下降。

c. 氣逆:上升太過,頭重腳輕,口角歪斜。

d.氣陷:精神不振,過度排洩。

▲TOP

(2) 氣的傳遞要靠「經絡」,解剖找不到,但針灸到應到穴位後,

患者可明顯感受到氣流順著經絡行走,而不是實體方式存在。

中醫用藥講究「歸經」,讓某一藥物能確時傳達到針對的臟腑經絡,產生治療作用。

(3) 血為氣之母,血能載氣,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中醫創造了「補氣固脫」,增強脾臟造血功能。而血除靠氣推動外,也靠人體的水液,流動性大的稱為「津」,藏於骨節內的稱為「液」,《內經》:「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人體是一個小天地,就是「天人合一」的觀念。

▲TOP

5人體精氣的倉庫

(1) 《內經》上稱五臟:「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中醫的「腎虛」不是腎臟本身疾病,而是精氣不足,臟腑與整體的關係稱為「臟象」,「藏之於內而象之於外」,其科學性燭照千古,而不是玄之又玄的東西。

(2) 心臟:君之主官,藏神,具有綜合主宰的作用,心主神志,心慌、失眠、多夢,都是藏神不足所致。

(3) 肺:相傳之官,左肺位於心臟之外,稱為「華蓋」,透過呼吸,「肺朝百脈」,肺對氣的感知及人體關節具有「主治節」的作用,又稱水上之源。

(4) 肝:「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特性在於干預,肝主疏洩(洩為舒暢之意),靠血來完成疏洩,分配血的供應。肝又稱為「罷極之本」,意為一個狀態發展到極點後向另一個狀態發展,而一年冬春之交及夏秋之交就是兩個「極」,要靠肝臟適應自然的變化。肝是粗調,肺主微調。右脈主氣,左脈主肝。

(5) 脾:將飲食轉化為能量,稱為「倉廩之官」,是綜合所有消化功能的總稱,而不是指西醫造血的器官。中醫稱脾臟轉化的功能為「運化」,而脾臟將飲食轉為精微物質的傳輸稱為「脾主升清」,對血液有統整作用,故稱「脾統血」。

(6) 腎:元陰與元陽所藏之處,故稱「先天之本」,中醫將元陰元陽合稱為「精」,腎氣盛衰,決定出生到衰老的過程,而「天癸(鬼)」在女子27歲、男子28歲時出現,使人體為生育而做準備,而到女子77歲、男子78歲時作用減弱。而腎氣也關係人的骨骼、頭髮與牙齒,可說是腎氣的外在「哨點」。清代醫家認為老鼠的脊骨腎氣最足,可用於長牙。「爪為筋之餘」,故指甲的光澤反映筋的狀況。

(7) 心,其華在面;肝,其華在爪;脾,其華在唇;肺,其華在毛;腎,其華在髮。而五臟於五液的關係為:心在液為汗,肝在液為淚,脾在液為涎,肺在液為涕,腎在液為唾。

(8) 五臟開竅:心開竅於舌,肝開竅於目,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目。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肺在志為憂,脾在志為思,腎在志為恐。過度的情志活動,對五臟精氣都會造成損傷。透過中醫的情志,使中醫也能治療某些精神疾病。

▲TOP

 6情志與疾病

(1) 喜怒憂思恐稱為「五志」,有下列狀況:

a. 怒則氣上:腦溢血。

b.喜則氣緩:暴喜導致心氣耗竭。

c. 悲則氣消:精氣耗散,精神疲憊。

d.思則氣結:影響消化吸收。

e. 驚則氣亂:

f.  恐則氣下:大小便失禁。

g.以上稱為七情內傷。

▲TOP

(2) 范進中舉,神志異常,丈人胡屠戶是殺豬的,范進平日最怕丈人,

利用中醫「恐勝喜」的情志相勝,給范進一耳光,范進恢復正常。

對情志相勝更進一步闡釋的醫家有張從正,他認為:

悲可以治怒,以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謔浪之言娛之;

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之言觸之;

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志此之言奪之。凡此五者,必詭譎詐怪無所不至,

然後可以動人耳目,易人視聽。不僅發揮情志相勝,還有以情治情的案例。

情志疾病多為婦女所好發,與當時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容易產生鬱悶有關。

而五志過極皆化火,中醫稱為「內火」,以瀉火為主要原則。

▲TOP

7飲食的通道

(1) 六腑為膽、胃、小腸、大腸、膀胱與三焦,都是肉質的空腔臟器,用來放置飲食。

飲食經過七個關隘,稱為「七衝門」。「唇為飛門,齒為戶門,

會厭為吸門(氣管與食管交匯之處),胃為賁(奔)門,

太倉(指胃)下口為幽門(胃的下口),

大腸小腸會為闌(蘭)門,下極為魄門(肛門)。」

▲TOP

(2) 胃:受納,後天之本,主通降,中醫稱胃「以降為和」。

(3) 小腸:「受盛之官」,吸收精華物質,糟粕(魄)傳給大腸,

功能在中醫稱為「分清泌濁」,小腸對水的吸收正常,大小便就正常。

(4) 大腸:三焦是人體運送精華與水液的通道,分為橫膈上下的上焦與中焦,

臍部以下稱為下焦,中醫稱三焦「有名而無形」,與現在的淋巴管也類似的作用,

是全身淋巴管的集合稱謂。

(5) 膽:清淨之府,與飲食不直接接觸,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而五臟為裡,

六腑為表,形成表裡關係。其中肝膽是一對,脾胃是一對,腎與膀光是一對,

彼此位置相近,功能相似。但心與小腸、肺與大腸距離較遠,也是一對,

其原因在於十二條正經與八條奇經,中醫稱為「絡屬」關係,故心熱下移小腸,

肺對氣壓的調節可以影響大腸對糞便的傳導,這是中醫給疾病治療的新思維。

(6) 中醫的腦的認識較為膚淺,中風是腦血管破裂而不是「外風襲人」。

▲TOP

 8內生五邪

(1) 風氣內動:表現於外在手足震颤等特徵,

中風是因為肝所藏的血運動加快、壓力加大所致,

患部雖在腦,但卻稱為肝風,故藥方為「鎮肝熄風湯」,多以動物藥為主方。

(2) 寒從中生(內寒):諸寒收引,皆屬於腎,以減輕腰酸畏冷的症狀。

(3) 火熱內生(內火):甲狀腺機能亢進是「實火」,散熱平衡失調為「虛火」。

(4) 津傷化燥(內燥):要旨為止汗、止吐、止瀉,恢復對各臟腑的滋潤與營養。

如老年人習慣性便泌,需要油脂多的植物果仁滋潤腸道。

(5) 濕濁內生(內濕):脾對水飲運化的失調,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肢體浮腫或黏液過多,慢性鼻炎,不聞香臭。肥胖也是內濕,

中醫稱「肥人多濕痰」,故與肺有關,但脾的失職,才是肥胖主因。

「肥人多痰,乃氣虛也。虛則氣不能運行,故痰生之。」

故以補脾氣為主,化痰除濕為輔,從根本上去除肥胖。

治療期間,少吃油膩與甜食,稱為「肥甘之品」。

▲TOP

 9痰飲和瘀血

(1) 飲食水液異常的積聚稱為「痰飲」,

包含代謝的障礙所產生的,其中濃稠部分稱「痰」,清稀稱「飲」,

而肥胖的痰是無形之痰,不是肺部產生的有形之痰,

依其質地、顏色,反映身體狀況。

(2) 體內有熱是「黃痰」,色稀則為「寒痰」,黃痰又稱「熱痰」,

治療不同,大體是個「化」字。「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把脈上痰多會出現「滑脈」,「往來流利,如珠走盤。」

(3) 去脾化濕理論可用於治療高血脂及囊腫,

加上「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若在頭部,

則患者自言不止、暈眩等精神性疾病,稱為「痰迷心竅」,

所以中醫有「怪病多由痰生」、「百病中多兼有痰」的說法。

(4) 「飲」的治療則有「開鬼門」(令患者出汗),「清淨府」(令患者利尿),

去除關節與肢體水分,以及「去菀(晚)陳坐」(通便)等排除體內糟粕物質。

辨證性高的中醫,可以達到藥味雖少、獲效迅速的目的,

可見中醫對於辨證與治療是非常嚴謹的。

▲TOP

 10  察顏觀色話望診

(1) 扁鵲望桓侯病在骨髓後逃去而桓侯遂死的故事未免誇張,

但至少透露中醫靠望診取得辨證的訊息。

(2) 望:腎病晚期臉色黑黯無光澤,貧血面色蒼白,

小孩有蛔蟲會在眼白或指甲出現黃白色斑點,

人體特定部位顏色變化確與疾病有密切關係,最高境界是「望而知之謂之神。」

 

a. 神:因「心藏神」,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整體印象,

輕病稱為「得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人體神的部位在眼睛,眼睛乃心靈之窗,「五臟六腑之精氣,

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巢為眼,骨之精為瞳子」,

而在中醫目部望診中創造出「五輪學說」,

眼睛上下為「血輪」(心主血),黑眼珠為「風輪」(肝主筋),

白眼珠為「氣輪」(肺主氣),瞳孔為「水輪」(腎主骨),

眼瞼為「肉輪」(脾主肌)。眼睛雖小,訊息量卻很豐富。

▲TOP

b.體態:反映人體神經系統。色澤為顏色與光澤,黃種人面色的黃與白,

可觀察脾、肺的精氣狀況,紅與青則可觀察心與肝的精氣狀況。

上述四色都與透明色融合一起,正常則稱為「常色」,反之為「病色」。

但紅色也有「真寒假熱」,並非機能亢進,而是元神耗盡。

肝病通常是黃色,但青色才是主色,黃色是脾的主色。

熬夜過後,眼框發黑就是損耗腎氣所致。

 c. 如有有病色,但光澤度夠,稱為「善色」,反之為「惡色」,瞭解病情的輕重。

▲TOP

 (3) 舌上的秘密

a. 舌為心之外侯,上面是舌面,下面是舌底,舌面黏膜有細小突起,

稱為舌乳頭,依其形狀可分為絲狀、菌狀和輪廓乳頭三種。

前兩種在舌的前部,後者在近舌根處。舌苔為覆蓋舌體之苔狀物,

主要成分就是絲狀乳頭,正常成白色,無法揩(開)去,正常舌為「淡紅舌,薄白苔」

 b.淡白舌:血壓低,脾虛運化無力。

c. 紅舌:火熱內生,配合舌苔觀察,可分辨是實熱或虛熱。

d.紫舌:紅中帶藍,若藍多於紅,體內有寒。

e. 青舌:又稱水牛舌,體內有內寒或瘀血。

f.  胖大舌:伸舌滿口,通常因舌體兩側與牙齒磨擦,又稱齒痕舌,體內水濕過多。

g.重舌:舌下有舌,又稱蓮花舌,主病為心火亢盛。

 

(4) 舌苔的質地

a. 厚薄:反映體內穢濁物質的多寡,看不到舌體就是厚

b.腐膩:揩之可去稱腐,油膩狀稱膩。

c. 剝落:局部或全部舌苔的存在度。

d.真實的質地常因飲食而改變,如剛喝完奶會呈現白苔假象,

吃完花生、瓜子會呈現腐膩苔假象,吃完糖果會染成黃色,

吃完藥會變成紅色等,都會影響中醫的判斷。

e. 舌尖、中、根分別於三焦對應,反映疾病的部位,

中醫是申論題,西醫相對接近選擇題,但這是過於簡化的比較。

▲TOP

 

11  聞:聽聲與嗅味(略)

 

12  問中有玄機

(1) 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

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

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佔驗。

(2) 清代名醫葉天士三百斤糯米飯的故事。

▲TOP

 

 

13  神奇的脈診

(1) 心臟搏動引起主動脈壓力的變化,從動脈管壁往外傳遞,形成脈搏。

把右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置於放在左手橈動脈部位,並注意力道,要輕輕還是重按,這是第一個訊息。

(2) 第一個感覺是快慢與強弱,正常人每分鐘60-90次,強弱可自己判斷,這是第二個訊息。

(3) 脈搏有無規律跳動,是第三個訊息,稱為節律性。

(4) 脈搏是管壁振動而形成,具有質地感,柔軟或緊繃,是第四個訊息。

(5) 血管壁的粗細度是第五個訊息。

(6) 脈搏跳動的流暢度,是滑利還是頓澀,是第六個訊息。

由上可推測強度、速率、節律,血管壁彈性、血液充盈程度、血液黏滯度等,

組成中醫對脈搏的感覺。但脈搏能告訴中醫體內平衡狀態,而不是告訴你得了什麼病。

可以知道你的脾胃狀態,但無法告訴你是否得了那一種胃炎。

(7) 橈又稱為「寸口」,離手掌約一寸左右,

但人體有體表動脈的不是只有手(股、頸亦可),

到晉朝後才慢慢歸於寸口。中醫以橈骨莖突為標準,

把橈動脈分為三個部分,莖突稱為關,前稱寸,後稱尺。

寸關尺與三焦對應,所得資訊稱為「脈象」。

▲TOP

(8) 每一呼一吸間脈搏跳動四次,加上暫停應為五次,

正常者稱為「平人」,正常脈象稱為「平脈」。

有胃氣,充容緩和,腎氣中足。中醫區分出二十八種典型脈象。

 (9) 脈象

a. 浮脈:如水漂木,輕按有感,重按減弱,「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b.沉脈:脈象深淺除與肌肉厚薄相關外,沉脈多是元氣虧耗,或正氣被邪氣圍困。

c. 遲脈:低於60下,多為寒證,又分寒邪入侵之外寒與元陽虧耗的內寒。

d.數脈:高於120下,多為熱證,亦有外感熱邪及火熱內生之別。

e. 洪脈:波濤洶湧,極有衝擊力,反映收縮與舒張壓的壓力差,為邪熱極度亢盛。

f.  細脈:如按在緊繃絲線上,為體內氣血虧損。

g.滑脈:氣血充足、往來流利,不一定是病態,如懷孕女性多為滑脈,或小說中的喜脈,為妊娠時為供應胎兒營養,母體氣血充盛有關。但滑脈也是痰飲病(濕濁黏滑)的主要脈象。

h.弦脈:緊繃「如按琴弦」,比細脈略粗,有一定力度,不是體內氣血虧損,而是交感-腎上腺系統調動(興奮)產生血管收縮,中醫認為是肝氣鬱結、瘧疾與疼痛的主要脈象。

i.  緊脈:血管收縮度超過弦脈,脈搏有「彈手」的感覺,配合脈象是緊而浮或緊而沉,可判斷寒邪在體內的深淺度。

j.  長脈:脈的長度超過三指,是體內氣血有餘的表現,常見於體質健壯之人。若長而兼弦,則為肝火過盛。

k.短脈:若為寸部不能滿指,說明心肺精氣不足;若為尺部,則為腎臟精氣虧損。

l.  蔥脈:如按蔥管,輕按重按都可按到,但中等力度感到空空如也,為血急少無法充盈血管,常見於大吐、失血與大瀉等疾病。

m.    結脈:中間時有停跳,兩次間隔不相等,與心臟搏動異常有關,陽氣虧損,寒邪凝滯心脈所致。

n.代脈:規律停跳,間隔較長,也是心臟精氣虧損引起。

▲TOP

o.真臟脈:沒有胃、神、根三特性,又稱死脈,生命垂危。可分七種絕脈:

1.    釜沸脈:沸騰像水浮於表,極快,按之無根,此起彼伏,多現於臨死之前。

2.    魚翔脈:頭部固定而尾部搖擺,陽氣耗竭。

3.    蝦游脈:時而跳躍指下,意味大腸精氣耗竭。

4.    屋漏脈:緩慢無衝力,極慢而無力,意味胃氣將絕。

5.    雀啄脈:忽急忽停,來止無定,脾氣將絕。

6.    解索脈:時密時疏,散亂無序,腎氣將絕。

7.    彈時脈:脈位較沉,如按在堅硬岩石上,亦為腎氣將絕。

(10)   脈象可以推斷疾病的預後(最終結果)和轉歸(可能變化),

如緩轉急或急轉緩的脈象,可推估病情會惡化或好轉。

▲TOP

14  疾病的虛實

(1) 臨床症狀在中醫都是「表證」,但中醫是「辨證」。

對疾病本質分兩類,兩種病因不同,影響動態平衡也不同:

a. 虛證:精氣奪則虛,物質過度消耗,如陰虛、陽虛、氣虛、血虛

b.實證:邪氣盛則實

 (2) 氣虛:氣的耗損降低氣推動、防禦與固攝的作用,氣不攝血,故歸脾之,使氣由脾所統攝。

血管壁細胞間的結合就靠氣,通透性高就引起出血(出汗或出血不止),需要補氣攝血,而不是止血藥。

(3) 血虛:一黃五白四不養,面黃,蒼白與血不養心等,故透過補氣生血。

(4) 陰虛:乾燥造成痛、啞、澀、模糊等,也造成對元陽制約功能降低,

元陰虧損,最先影響腎,治療以「六味地黃丸」,但這是滋補陰虛,

不是萬用或老人專用方,因為老人身體虧損是多方原因造成的。

補品雖補虛,但現代人多不知虛還有細分種類,用錯反害之。

亂用補品,反歸責於中醫的不科學。

(5) 陽虛: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白天陽氣外出,晚上陽氣歸藏。

春天到肌表,夏季最旺,秋季收斂到腎,冬季最為虛弱。臨床是畏寒怕冷。

中醫「留人治病」,故生命存在是治病的前提,這樣病好才有意義。

(6) 中醫能治傳染病,因為西醫對病原體的研究往往在事後,具有滯後性,

而中醫能從人體環境改善著手,讓病源失去繁殖的環境,因為中醫的思路是要找出本質。

(7) 中藥其實有副作用,不是多食無害的,長期寒性或熱性都會破壞身體平衡,

遑論藥不對症,「是藥三分毒」,就是說明藥都有「偏性」,關鍵在使用的醫生。

(8) 中藥依藥性有寒、熱、溫、涼「四氣」,依味道有酸苦甘辛鹹「五味」(還有澀淡),

熟記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可以對一般生活有幫助,

促進「歸經」的效果。因為古人對於中藥自然特性的細膩觀察,

才有今天豐富多彩的中藥種類,「夫物各有性,制而用之,變而通之,施於品劑,其功用豈有窮哉。

……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後可以語人之病。不然,

如無目夜遊,而愈癒疾者,未之有也。」

(9) 而中藥的升降浮沉方面,也與「五味」相關,辛能散,酸能收,苦能瀉,甘能補,鹹能軟。

李時珍: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

(10)   根據藥的質地與人體部位高低,也能發揮藥性,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下焦如權(秤(稱)砣),非重不沉」

▲TOP

(11)   改變藥材的特性過程,稱為「炮製」,而根據多種藥的組合特性,有七種類型

a. 單行:如人蔘能迅速補氣固脫。

b.相須:合用彼此增強效果

c. 相使:一主一輔稱之

d.相畏:一種藥的烈性與毒性受另一種藥的抑制

e. 相殺:一種藥能改變另一種藥的中毒反應稱之,如綠豆可解巴豆之毒。

f.  相惡:一種藥能破壞另一種藥的功效

g.相反:同用會產生毒與副作用,如甘草與甘遂。

h.依配方的藥集合稱為「方劑」,民間稱為「湯頭」

▲TOP

 

15  湯頭揭秘  

(1) 藥有君臣佐使,但怕引起人體反抗,而有偽裝的「反佐」,消除人體的格拒現象。

中藥常常很苦,故要矯味,常用甘草,因其「能調和諸藥之性,故稱國老」,

甘草是使藥中,使用頻率最高的。

 (2) 劑型:湯者,蕩也,最能為身體迅速吸收,故湯劑才能救危難與頃刻。

丸者,緩也,但體積小,儲用方便,易於長期使用,適合慢性病。

或避免煎煮過程藥性揮發,故製成丸狀。

另外藥力峻猛時,丸狀可使之慢慢釋放,延長藥效。

 (3) 煎藥: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器皿銀為上,磁(瓷)次之。古代以長流水為首選,但現在自來水或礦泉水影響不大。

火分文火與武火,一般「先武後文」,煎煮以水沸騰後15-20分鐘為宜。

發散藥武火急煎,調和藥文火慢煎,水份則以浸沒藥材一寸左右為宜。

 (4) 先煎:先行煎煮10-20分鐘,煎出藥物成分或使毒性下降,

或先取煎汁沉澱後煎煮其它藥物。

 (5) 後下:減少藥物成分的走散。

▲TOP

(6) 另煎:如人蔘等貴重藥,以免被同煎藥物所吸收或保存有效成分。

 (7) 烊(楊)化:如鹿角膠,要先單獨加溫熔化,再放入煎好藥汁中趁熱攪拌,全熔解後服用。

 (8) 沖服:磨成細粉,直接衝入煎好的藥汁再行服用,如牛黃、三七、川貝。

 (9) 治療心胸上焦應在飯後服用,使藥性長時間留在人體上部。

治療肝腎等應在飯前服用,使藥效直達下焦。滋補類宜空腹服用,有利被人體吸收。

 (10)  次數:一天1-2次,隔日服或頻頻服用,視病情而定。

服中藥後要「忌口」,避免溫熱相沖影響藥效。

▲TOP

 

 

 

 

 

主題:走近中醫

參考書目:唐雲,《走近中醫:對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臺北:積木文化,2007年12月初版12刷),317頁。

講義下載網址:http://web.nchu.edu.tw/pweb/index2.php?pid=234

▲TO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star007 的頭像
    Estar007

    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

    Estar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