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一九九二年六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即是以保護動物、植物和自然資源為主要目標,而被視為「搶救地球」的會議。在會議結束五個月 後,聯合國便正式發布一份文件,名為「全球科學家呼籲世人的一封信」,這份文件共有七十一個國家、一千六百多位資深科學家署名,且歷年來的諾貝爾獎得獎主 有半數以上的人皆在連署之內。此封信開頭即說到: 人類與自然正處於迎面相撞的危機,人類的活動,已為環境和寶貴的資源帶來無可挽回的傷害,嚴重危及人類社會與動植物界的未來,更可能使現在的世界惡化,不再適合生存……,人類必須立即徹底改變管理地球與生命的方式,否則難逃苦難…… 確實,唯有每一個人具備生態保育的觀念,尊重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我們的地球才能活得長久,我們的後代子孫也才有安居樂業的空間。 佛教是一個重視自然生態的宗教,自古以來,寺院建築常與山林融和,不破壞森林環境;僧人修行力求淡泊簡樸,不侵犯自然資源,都是與萬物同體共生的表現。 另外,歷代的高僧大德,植樹造林、整治河川、修橋鋪路、珍惜資源,倡導戒殺素食、放生護生,更是自然保育的具體實踐。 佛陀一生也和大自然有著密切的關係,他降生在藍毘尼園的無憂樹下;創立佛教之前,一直在茂密的森林中修持苦行;後來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悟宇宙的真理;在鹿群遊走的鹿野苑初轉法輪;沿著恒河流域弘法度眾;最後在拘尸那羅城外的娑羅雙樹下涅槃。 除了佛陀,其他像阿難在林間習定;須菩提於樹下宴坐,體會甚深空義;永明延壽禪師聞柴薪落地,豁然契悟「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並大地,全露法王身」;趙州禪師的「庭前柏子樹」,以及南宋‧張九成參柏子樹公案,聽到蛙鳴,省悟「春天月夜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麼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甚至有將自然萬物神格化,來藉以說法的,如經典中的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山神、川神、火神……。可以說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山河大地、日月風雷,都是修行者悟道的機緣,同樣的,因佛教對大自然的尊重與愛護,也多少維持了自然生態茂盛蓊鬱、法爾如是的本來面貌。 摘自~~星雲大師-佛教與自然
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
Estar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