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吉祥草
吉祥草又名觀音草,是百合科吉祥草屬多年生長綠草本植物。葉片叢生,寬線形,中脈下凹,尾端漸 尖,長15至40厘米;莖呈匍匐根狀,節端生根;花期9至10月,花淡紫色,直立,頂生穗狀花序,長約6厘米;果鮮紅色,球形;它原產我國西南地區,性喜 溫暖、濕潤的環境,較耐寒耐陰,對土壤的要求不高,適應性強。由於吉祥草株形優美,葉色青翠,我們若利用其耐寒耐陰這一生長習性,將其裝入各式各樣的金魚 缸或其他玻璃器皿中進行水養栽培,然後把它擺在吧台、茶几上,則缸中有水,水中有石,石中有根,清濯互見,不失為一種精緻、高雅的藝術品。
目錄
簡 介
學名:Reineckea carnea英名:Pink Reineckia
別名:松壽蘭、小葉萬年青 竹根七、蛇尾七
種中文名:吉祥草
種拉丁名:Reineckia carnea (Andr.) Kunth
種別名 :竹根七、蛇尾七
科中文名:百合科
科拉丁名:Liliaceae
屬中文名:吉祥草屬
屬拉丁名:Reineckia
科名:百合科
有水養,沙養和土養
吉祥草又名觀音草,是百合科吉祥草屬多年生長綠草本植物。葉片叢生,寬線形,中脈下凹,尾端漸 尖,長15至40厘米;莖呈匍匐根狀,節端生根;花期9至10月,花淡紫色,直立,頂生穗狀花序,長約6厘米;果鮮紅色,球形;它原產我國西南地區,性喜 溫暖、濕潤的環境,較耐寒耐陰,對土壤的要求不高,適應性強。由於吉祥草株形優美,葉色青翠,我們若利用其耐寒耐陰這一生長習性,將其裝入各式各樣的金魚 缸或其他玻璃器皿中進行水養栽培,然後把它擺在吧台、茶几上,則缸中有水,水中有石,石中有根,清濯互見,不失為一種精緻、高雅的藝術品。
中國分佈
:產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秦嶺以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和廣東。 海 拔:100-3200命名來源
:[Abh.Akad.Berl. : 29. 1842]形 態特徵
:多年生常綠草本,有匍匐莖。葉披針形,先端漸尖。穗狀花序。漿果紅色。 變種有銀邊吉祥草(var.variegata):葉緣白色或有白色條紋。高約30厘米,地下根莖匍匐、節處生根。短小的細莖大多匍匐在泥土表面,叢生出 狹尖的葉片。夏秋相交期間,花莖自葉束中抽出,短於葉叢,頂生疏散的穗狀花序。瓣被六裂,花紫紅色,散發芳香。花後結紅紫色的漿果,成熟後可播種,要隔 2~3年才能長大成叢。吉祥草又名觀音草
產 地與習性
:原產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及西南地區。日本也有分佈。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排水良好肥沃壤土為宜。繁栽要點:
分株:在早春3—4月,將大叢株切割成3—4塊小株,分開栽培即可。播種可以成苗,但應用不多。
吉祥草根鬚髮達,覆蓋地面迅速,適作 地被栽培
栽培簡史與花文化:為中國長期栽植的花卉。以觀葉為主要目的。
清《花鏡》中對其形態、習性、栽 培及欣賞都有較扼要記述:
「吉祥草,叢生畏日,葉似蘭而柔短,四時青綠不凋,夏開小花,內白外紫成穗,結小紅子,但花不易發,開則主喜,凡候雨過分根種 活,不拘水土中或石上俱可栽,性最喜溫,得水即生,取伴孤石靈芝,清供第一。」 溫暖之地可作為地被植物成片栽植,冷涼之地可盆栽。株形典雅, 綠色明目,常取其吉祥之意,放於廳堂、書齋,也可用於會議室的几案上。
藥用
【別名】小青膽、小葉萬年青、玉帶草、觀音草【來源】為百合科吉祥草屬植物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 (Andr.) Kunth,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淨,鮮用或切段曬乾。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祛風,接骨。用於肺結核,咳嗽咯血,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風濕性關節 炎;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酒炒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水養栽培
一、選材。選取葉色濃綠、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植株,用鏟子小心地 從土裡挖出,將其根部清洗乾淨。在挖的過程中要注意盡可能挖得深些,土盡可能多帶些。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不損傷根,有利於水養栽培的生長;二是 因為水是透明的,完整的根在水中能展示一種獨特的美。二、壓石。選取用來鋪設園林小路的卵石或雨花石,將其洗刷乾淨,先在玻璃缸的底部鋪上一層,將 吉祥草豎置於石上,再用石塊把它的根部壓穩,不讓其倒伏,往玻璃皿中注入清水,直到整個根部全部浸沒為止。水的透明性決定了壓石也應有一定的美學技巧,作 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創意去設計,以突出個性。
三、管理。由於吉祥草的根長期浸泡在水中,時間久了水容易產生異味,因此應該做到勤換水,每週 換一次為好。施肥方面,定期滴幾滴營養液或磷酸二氫鉀溶液即可。吉祥草比較耐陰,每晚1至2小時的日光燈照射即可滿足其光合作用的需要。
水培吉祥草
吉祥草
別名:洋吉祥草、解暈草、廣東萬年青、松壽蘭、結實蘭、竹葉草、竹葉青、佛頂珠、竹葉青、玉帶 草、九節蓮、小青膽、小九龍盤、軟筋籐、竹節傷、竹根七、觀音草、地蜈蚣、千里馬
英文名:Pink Reineckea Herb, Herb of Pink Reineckea
拉丁植物名:Reineckea carnea (Andr.)Kunth [Sanseviera carnea Andr.]
動植物形態 :
百合科吉祥草 多年生草本。莖匍匐於地上,似根莖,綠色,多節,節上生鬚根。葉簇生於莖頂或莖節,每簇3-8枚;葉片條形至披針形,長10-38cm,寬 0.5-3.5cm,先端漸尖,向下漸狹成柄。花葶長5-15cm;穗狀花序長2-6.5cm,上部花有時僅具雄蕊;苞片卵狀三角形,膜質,淡褐色或帶紫 色;花被片合生成短管狀,上部6裂,裂片長圓形,長5-7mm,稍肉質,開花時反捲,粉紅色,花芳香;雄蕊6,短於花柱,花絲絲狀,花藥近長圓形,兩端微 凹,子房瓶狀,3室,花柱絲狀,柱頭頭狀,3裂。漿果球形,直徑6-10mm,熟時鮮紅色。花、果期7-11月。
生態環境:生於陰濕山坡、山谷或密林下或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吉祥草的全草。 采收和儲藏:種植1年分別在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以後每年除草2-3次,結合中耕除 草,追肥2-3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並可適當配施復合肥和尿素。
功效分類:清熱藥
考證:
1.出自《本草綱目》。
2.《綱目拾遺》:解暈草,今人呼為廣東萬年青。以其出粵中,故名。《綱目》有名未用吉祥草 下,瀕湖所引吉祥草,即此也。
性味:甘;涼
功效:清肺止咳;涼血止血;解毒利咽
主治:肺熱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咽喉腫痛;目赤翳障;癰腫瘡癤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葉止熱咳,新咳血,理傷症,大腸結熱,瀉血,小兒脫肛下血,俱煲肉食。
2.《綱目拾遺》:理血,清肺,解火毒,為咽喉症要藥。
3.《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痿,用根浸酒,加虎骨膠:治遺精加骨碎補。
4.《分類草藥性》:敷瘡毒。
5.《天寶本草》:清肺止咳化痰。治衄,赤瘡,火眼,跌打損傷。
6.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潤肺止咳,補腎接骨。治肺結核咳嗽、吐血,哮喘,慢性腎盂腎 炎,遺精,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鮮品30-60g。
外用:適量,搗敷。
中藥化學成分 :
地上部分含
奇梯皂甙元-4-O-硫酸酯(kitigenin 4-O-sulfate),
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甲氧基-1β,3β,4β,5β,26-五羥基-5β-夫甾烷-4-O硫酸酯(26- O-β-D-glucopyranosyl-22-methoxy-1β,3β,4β,5β,26-pentahydroxy-5β- furostane-4-O-sulfate),
五羥螺皂甙元-5-O-β-D-吡喃葡萄糖甙(pentologenin-5-O-β-D- glucopyranoside),
鈴蘭苦甙元-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巖藻糖甙-3-O-α-L-吡喃鼠李糖甙 [convallamarogenin-1-O-α-L=rhamnopyranosyl-(1→2)-β-D-fucopyranosid0-3-O- α-L-rhamnopyranoside],
鈴蘭苦甙元-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甙-3-O-α-L-吡喃鼠李糖甙 (convallamrogenin-1-O-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ido-3-O-α- L-rhamnopyranoside),
異萬年青皂甙元-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巖藻糖甙-3-O-α-L-吡喃鼠李糖 基及異萬年青皂甙元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甙-3-O-α-L-吡喃鼠李糖甙。
地下部分含:
薯蕷皂甙元-3-O-[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 -(1→4)-β-D-吡喃半乳糖甙{diosgenin-3-O-[O-β-D-glucopyranosyl-(1→2)]-O-[β-D- xylopyranosyl(1→3)]-O-β-D-glucopyranosyl-(1→4)-β-D- galactopyranoside},
22-O-甲基-3β,22ξ,26-三羥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夫甾-5-烯-3- O-[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甙 {22-O-methyl-3β,22ξ,26-trihydroxy-26-O-β-D-glucopyranosyl-(25R)-furost- 5-ene-3-O-[O-β-D-glucopyranosyl-(1→2)]-O-[β-D-xylopyranosyl(1→3)]-O-β-D- 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
(22S)-膽甾-5-烯-1β,3β,16β,22-四羥基 1-O-α-L-吡喃鼠李糖甙-16-O-β-D-吡喃葡萄糖甙[(22S)-cholest-5-ene-1β,3β,16β-22- tetrahydroxy-1-O-α-L-rhamnopyranoside-16-O-β-D-glucopyranoside],奇梯皂甙元 (kitigenin),1β,3β,5β-三羥基-(25R)-5β-螺甾烷-4β-硫酸鈉[sodium 1β,3β,5β-trihydroxy-(25R)-5β-spirostan-4β-yl-sulfate],
奇梯皂甙元-5-O-β-D-吡喃葡萄 糖甙(kitigenin-5-O-β-D-glucopyranoside),
五羥螺皂甙元(pentologenin),
五羥螺皂甙元-5-O-β- D-吡喃葡萄糖甙(pentologenin-5-O-β-D-glucopyranoside),1β,2β,3β,4β,5β,22ξ,26-七羥基 -22-O-甲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5β-夫甾烷-5-O-β-D-吡喃葡萄糖甙 [1β,2β,3β,4β,5β,22ξ,26-heptahydroxy-22-O-methyl-26-O-β-D- glucopyranosyl-(25R)-5β-furostane-5-O-β-D-glucopyranoside],1β,2β,3β,5β-四 羥基-(25R)-5β-螺甾烷-4β-硫酸鈉[sodium 1β,2β,3β,5β-tetrahydroxy-O(25R)-5β-spirostan-4β-yl- sulfate],1β,2β,3β,4β,5β-五羥基-(25R)-5β螺甾烷-1-O-β-D-吡喃木糖甙[1β,2β,3β,4β,5β- pentahydroxy-(25R)-5β-spirostan-1-O-β-D- xylopyranoside],1β,2β,3β,4β,5β,6β-六羥基-(25R)-5β-螺甾烷[1β,2β,3β,4β,5β,6β- hexahydroxy-(25R)-5β-spirostane]。
全株含:
鈴蘭苦甙元(convallamarogenin),
異萬年青皂甙元(isorhodeasapogenin),
異吉祥草皂甙元 (isoreineckiagenin),
吉祥草皂甙元(reineckiagenin),
異卡爾嫩皂甙元(isoreineckiagenin),
薯蕷 皂甙元(diosgenin),
奇梯皂甙元(kitigenin),
五羥螺皂甙元(pentologenin),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及
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ylglucoside)。
出處《中華本草》
摘自:百度百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