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顱骨調整手法(苟亞博整脊醫學)


顱骨調整手法
一、頭顱骨的構造和運動:

1、吸氣時顱骨的活動情況:人在吸氣的時候,頭顱骨是分離的,這是矯正顱骨的最好時候,當矯正枕骨的最好時候(如圖4-1及4-2)

2、吐氣時顱骨的活動情況:人在吐氣的時候,頭顱骨是合攏的,這是不適宜作顱骨矯正的時候,當然也不是枕骨矯正的時候(如圖4-3及4-4)。
二、顱骨調整的手法:

(一)矯正脊椎和調整顱骨的比較
脊 椎
  1、 在極限上,突然發力,所以有「」聲音。
2、 施力方向:旋轉矯正時用弧形方向,垂直矯正時用平面方向。
3、 需要在患椎附近找到觸痛點。
4、 患者不需要配合吸氣,憋氣。
5、 患者不需要腳背上屈。
6、 要矯正患椎和其兄弟椎。
顱 骨

1、 在極限上,逐漸加力,所以罕有「」的聲音。 .
2、 施力的方向:因為顱肌是弧形的,所以只能用弧形方向。
3、 需要在眼眶上緣找到觸痛點,以觸痛點之多寡決定傷勢。
4、 患者需要配合吸氣、憋氣。
5、 患者需要腳背上屈。
6、 要按次序調整蝶骨、枕骨、額骨、頂骨。
*蝶骨四周的肌肉一定要先舒緩,其他顱肌才能鬆開。*顱骨用「調整」的意思是『活動』而非『矯正』那麼強烈。

(二)顱骨移位的檢查方法:
(三)調整頭顱骨的第一個步驟:

調整頭顱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從繃緊的肌肉中把蝶骨的軟組織(壓揉太陽穴)即可容易地釋放其他顱骨的被卡住(FIXATION)。
揉壓適可而止,且勿過度(OVERDO)
(四)調整頭顱骨的第二個步驟:

調整頭顱骨的第二個步驟,就是使顱殼的神經與血管的(XEUROVASCULAR)的順暢。
病人仰臥,醫師雙手的拇指放在患者前額左右隆起之處(此處是控制顱殼的神經和血管的),其餘四指則放在患者左右兩側的太陽穴。
+ |z}4Ho
醫師的拇指在按揉的同時,其餘四指也在按揉太陽穴,釋放蝶骨。
按揉要適當不可過份。

(五)活動前額骨(FRONTAL)和臉骨(FACIAL BONES)

經過了前述『調整顱骨的第一步驟和第二步驟』,以後,在眼眶之上緣或印堂之兩側仍然有痛點存在,那就得活動前額骨和臉骨了。
病人仰臥,醫師右手握緊前額骨之兩側,左手所握緊患者兩側的顴骨,在患者正常呼吸情況下,左右雙手做相對的施力,則前額骨和臉骨的關節活動了,那麼眼眶的痛點和印堂兩側的痛點也就消失了。
(六)活動前額骨和頂骨(PARIETAL)之一

在前額骨和頭頂骨的縫(交界處)(CORONALIS SUTURE)用食指觸摸有無痛點。
倘若在此區域裡有觸痛點,則需要矯正。

(七)活動前額骨和頂骨之二

病人仰臥,似手進入睡眠狀態,全身放鬆。
醫師抓緊患者的前額骨,配合著病人的正常呼吸,在吸氣時,抓緊前額骨向上拉,在吐氣時,抓緊前額骨向下壓,3~5次即可。
再檢查前額骨和頂骨之縫(交界處)有無觸痛點,如果有,則再多做1~2次。
(八)活動前額骨和頂骨之三

病人仰臥,醫師的拇指分別放在患者前額骨上兩個隆起的地方,這兩個隆起的小丘,是控制顱骨內的神經和血液的(NEURO-VASCULAR)。
在病人吸氣時,囑病人把腳背向頭部彎曲(DORSIFLEX)吐氣時,把腳背伸直(PLAN-TARFLEX)。

吸氣時,醫師之雙拇指按著前額骨上的兩處隆起的小丘向患者眼睛的方向推去3~5次。
此法可產生腦脊髓液在 條令焉得虎子有幫助功能(SACRAL PUMP EFFECT)

(九)活動頂頭(PARIETAL):
在兩塊頂骨(PARIETAL)交界處是一第前後向的矢狀縫(SAGITTAL SUTURE)。
病人仰臥,醫師的拇指放在矢狀縫的兩側,當病人做深呼吸時,醫師的拇指向患者耳朵的方向,同時發力,做相反方向的發力,並且持續發力到病人吐氣時。

當病人開始吐氣時醫師的兩個拇指即停止發力,如此這般重複做3~5次。
如果仍有痛點,可再多做1~2次。
(十)活動顳頷調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
病人仰臥,囑病人緩慢的張口和閉口,醫師之手即可觸診顳含關節有無痛點或「卡卡」的聲音或肌肉僵硬。

在活動顳頷關節以前應先舒緩這個關節四周的肌肉,尤其是舌咽肌(GLOSSOPHARANGEAL)最為重要。

醫師雙手的魚際,壓在顳頷關節上,當病人緩慢地將口張開(到最大極限),然後病人再把下巴向左和向右地交換運動著7~8次。
如果顳頷關節附近的觸動點消失,即停止,或未消失,就再多做1~2次。

(十一)蝶骨舒鬆手法:是調整顱骨的第一個動作 症狀:1、太陽穴附近疼痛,2、頭痛,3、頭暈。
1、病人仰臥,保持輕鬆,醫師左右兩手之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兩側的太陽穴部位(眼後凹處),做順時針和反時針的按揉,約3分鐘即可。
2、倘凹處的肌肉仍有拉緊或僵硬的時候,上述的方法繼續做直到肌肉鬆軟為止。 *O zgaGH
註解:頭顱骨共有22塊,其中只有5塊(枕骨一塊加蝶骨一塊加顳骨兩塊加篩骨一塊共五塊)是脊椎骨向上延伸的變形椎骨。脊椎骨向下延伸的變形椎骨也是5 塊,那就是 椎。既然脊椎神經經31對經由椎體兩側椎間孔穿過走出,那麼腦的12對神經也是經由枕骨、蝶骨、顳骨、篩骨的孔洞中穿過走出。
(十二)額骨、枕骨、關節調整手法之一:
症況:此手法多用於1、副交感神經之調整。2、顱壓的調整。3、腦脹蕩。
1、病人仰臥,醫師之雙手分別放在患者的前額和枕頭上。

2、醫師右手的中指和在右側蝶骨大翼之前端,而醫師之左手則置於患者的枕骨下面緊緊貼牢。

3、囑患者吸氣(顱骨的展期,囑患者將腳背向頭部後收),醫師右手向頭側(依箭頭主向)壓拉右側蝶骨大翼,同時左手則自右側向左(依箭頭方向)托拉枕骨。
4、在患者顱骨鬆緩期(囑患者將腳背伸直),醫師之手輕放在原位不動。

5、重複2~3的動作約7~8次即可。

(十三)額骨、枕骨關節調整手法之二

症狀:此手法多用於1、副交感神經之調整。2、顱壓之調整。3、腦震盪。

1、病人仰臥,醫師之雙手分別放在患者的前額和枕頭上。
2、醫師右手之中指和線指放在患者左右蝶骨大翼的後側,醫師之左手則放在患者枕骨之下方緊緊貼牢。
3、在患者吸氣時(顱骨擴展期)囑患者將腳背向頭部後收。醫師右手之拇指和中指(依箭頭方向)使蝶骨作屈曲運動,迫使蝶骨大翼向前方和足部方向運動,同時醫師之右手將枕骨向後方和頭部方向作伸展運動。
4、在患者頭骨鬆緩期(囑患者將腳背伸直),醫師之手輕放在原位不動。
5、重複2~3的動作約7~8次即可。
(十四)額骨縫分離調整手法:
症況:1、減代眼壓。2、輕微腦震盪。3、降低顱壓。4、頭部暈沉。

1、 病人仰臥,醫師站在患者之頭外。
2、 醫師雙手之拇指交叉放在患者前額的額縫兩側。
3、 囑病人吸氧憋氣,腳背向頭部方向後收。
4、 醫師之雙拇指向外側1方向施力,再向頰骨2方向施力。
5、 病人在吐氣時,醫師拇指的位置不變,不再施力。
6、 重複4、5的動作約7~8次即可

(十五)額頭關節調整手法:
症況:此手法多用於偏頭痛、咬嚼疼痛、歪視、嘴臉斜歪。

1、病人側臥,患側在上,將頭放在堅實的軟墊上。

2、醫師之左手的小指放在患者蝶骨大翼上,醫師之右手的豆狀骨放在左手小指(靠近掌根)的上面(有X號處)。
3、雙手同時逐漸加壓到極限,在顱頭擴展期,在極限上雙手做反時針方向的旋轉,使其產生反彈即可。
4、在顱骨鬆緩期時,雙手輕放在原處不動。
5、重複3~4的動作約7~8次即可。
(十六)冠狀縫的調整:
症況:鼻癢、鼻塞、鼻歪、眼澀、眼霧、臉骨調整。
1、病人仰臥,醫師之右手固定患者之頭部。
2、醫師之左手中指(食指重疊在中指之後以增加中指之力量),頂在冠狀縫(coronal)之處,做向前向上的施力頂住30~40秒。
3、做5~6次,除調節顱壓外,尚可釋於生命力(Energy Rolease)即打通任督兩脈之交會點。

(十七)顳骨、頂骨和額骨的調整

症況:1、腦部輕微震盪。2、頭暈較重。3、降低顱壓。

1、病人仰臥,保持輕鬆,閉嘴,用鼻呼吸。
2、醫師雙手交叉放在患者的額縫處,手掌根放在冠狀縫之前,而雙手之小魚際隆起的部位則放在額骨的側前角上。

3、囑病人吸氣、憋氣,腳背向頭的方向後收。

4、醫師雙手的小魚際1相對地施加均勻的,持續的壓力到極限後。2向前提起額骨。3向後提起額骨。4再向前提起額骨。

5、囑病人吐氣,腳背伸直,上述之1、2、3、4調整動作即告結束。
6、哪些這般進行7~8次。

(十八)頂骨、乳突骨之調整手法:

症況:此手法是調整顳骨內外傷造成內旋,使耳後產生有緊迫感時,因此,此手法用於舒解耳壓、偏頭痛。

1、 病人仰臥,醫師站在患者之頭外。

2、 當顱骨在鬆緩期時,醫師右手有X號之處放在顳骨,使顳骨向下向內旋轉並使乳突向鼻子的方向推動。

3、 在此同時的左手,放在患者右側頂骨的後下角,向前向眼的方向推動,其他手指則施力向外側旋轉。
4、 囑病人1吸氣(使顱骨擴張),並且2把腳背向頭部後收。此時醫師之右左手同時按2、3之方向逐漸施壓,到極點。
5、 囑病人1吐氣(使顱骨收縮),並且2把腳背伸直。 .
6、 如此重複做7~8次即可。
(十九)頂骨縫調整手法:

病況:1、輕微腦震盪。2、降低眼壓及顱壓。
1、病人仰臥,醫師站在患者之頭外。
2、醫師之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別放在兩側眼眶之後上側,醫師之左手施住患者的枕骨下緣。

3、囑患者吸氣(擴展顱骨)、憋氣。雙足腳背向頭部後收。
4、醫師右手之掌根1壓在額頭上,以掌根為支點。2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向眼的方向推動,在此同時3醫師左手緊抓住枕骨向頭的頂部拉。
5、囑病人吐氣,腳背伸直,醫師之手在原位不動。
6、重複3、4、5的動作約7~8次。
(二十)眼眶擴寬手法
症況:眼眶比較縮小,此手法是恢復眼眶之正常大小。
1、病人仰臥,醫師立於需要矯正的眼的對側。
2、右手的拇指在額骨的眼邊。
3、左手的拇指在頷骨眶旁,食指放在顴骨外側
4、囑病人吸氣、憋氣,腳背向頭的方向後收,在此同時,醫師之雙手拇指及食指按箭頭之方向推動。
5、病人吐氣時,各指按兵不動,病人的腳背伸直。
6、如此重複做7~8次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tar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