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四義: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向偈頌之: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功德力
功德.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一切眾生本體中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
雖本有性德,但以纏縛在妄想執著之中,性德無法顯現,
故須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來掃蕩一切塵勞妄想。
修持的功德稱為修德,譬如明鏡,鏡面上蓋滿了種種污垢,鏡光不能顯現。
鏡子竟同廢物。
但當我們努力去擦除塵垢,一旦功效圓滿,塵 垢全消,「鏡淨心明,本來是佛。」
所以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行人應抓緊修德,才不辜負本有的性德。
以清淨功德來自利利他
會歸光明體德力
肯定
念佛德力
念佛得力
普賢行願品_十者普皆回向
回向有三義,
一、「回己向他」義:
即將己所修一切善法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願自身及眾生,皆得共成佛道。
二、「回事向理」義:
修一切善法,而心不執 著,了達一切有為法,緣起性空,諸法畢竟空寂,
從有為回向無為,而契入不生不滅菩提、涅槃之理。
三、「回因向果」義:
於因地勤修六度萬行,願未來際能成就 無上佛果。
《華嚴經》言:「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 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是為圓 滿之回向義。
修無上菩提者,於因地行普賢十大願,廣集福慧資糧,亦當發廣大回向心,不僅為了自我解脫,更回向一切眾生皆得解脫,最後連回向之心亦了不可得。如《金 剛經》云:「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此廣大無私心願,普遍回向,即能契入如來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一:台中蓮社徐老師_阿彌陀經筆記_
五重玄義:1釋名、2辨體、3明宗、4力用、5教相
4力用(顯用_阿彌陀經的作用):
介紹往生西方:
細說極樂世界的四種淨土詳見源頁二.佛學問答(第五輯)_如本法師講述 四種淨土13、何謂常寂光淨土?何謂實報莊嚴土? 何謂凡聖同居土?何謂方便有餘土?請慈悲開示。
這四種淨土,又稱為四佛土、四種佛土、四種國土,是隋朝天台宗智顗大師所立之四種佛土,就是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現在分別解釋之。
一、常寂光淨土:又稱理性土,是全然斷除根本無明惑,是諸佛之所依處,也就走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淨土,乃是常住(梵語nitya-sthita)、寂滅、光明之佛土。
二、實報莊嚴土:又稱為實報無障礙土、果報國。是斷除一分無明(梵語avidya)之菩薩所生之處。係酬報真實之道的無礙自在國土,故稱實報無障礙土;純屬菩薩所居處,無有凡夫二乘,乃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之菩薩所居之果報土。
三、凡聖同居土:又稱為染淨同居土,染淨國。指人天兩道之凡夫,與聲聞緣覺之聖者同居之國土。
其中又可分兩種:
(1) 凡居—其內亦有惡眾生所居之四惡趣,即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梵語asura)等,與善眾生所居之人天趣之別。
(2)聖居—亦有實聖與權聖之分別。 實聖即是聲聞四果、辟支佛、通教之六地、別教之十住等人所居之處。權聖則有方便有餘土中之三乘人,實報無障礙土及常寂光淨土之法身菩薩、妙覺如來等,應有 緣眾生之須而權化生於此土。
此外,此凡聖同居土又有淨、穢兩種,
如娑婆世界(梵語Saha-lokadhatu)是同居之穢,
西方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是同居之淨土。
四、方便有餘土:又稱方便土、有餘土。指阿羅漢(梵語arhat)、辟支佛、地前菩薩所居之土。此等之人,乃修方便道,斷除見思惑者,故稱方便,但是尚存餘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根本惑,故稱有餘。
以上所記述之論說,主要係就所居住之人而作區別,然其中也有佛(梵語buddha)為教化眾生而權化於其間之情形,故又可稱為佛土。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體解我及法皆是唯心所造因緣所生無實我實法之實境,如夢幻泡影放下執我:放四大莫把抓放下執法:一切法無我永嘉證道歌: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百法明門論:佛說一切法無我
留言列表